春小:“新读”方能“趣读”,细读方能深入
——探索小学课外阅读整本书的教法
作者: 刘丽娟 | 发布时间: 2023/5/25 11:42:59 | 589次浏览
5月24日,南京市春江小学又一次迎来了名师进校园的日子,本次活动由凤凰母语工作室专家金正平老师带来了关于中小学课外阅读整本书教法的讲座,春江小学语文组老师认真学习,收获满满。
金老师首先就当前中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进行了分析,面对学生不爱读书,没时间读书的困境,教师该如何破除?金老师认为小学阶段语文教师应解决兴趣、习惯、方法的问题,而要解决这些问题,金老师认为语文教师对于课外读物必须“以新激趣,常读常新”。要做到“以新激趣,常读常新”,金老师提出教师的引读至关重要,这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关键。
如何成功地引读?金老师提出首先教师要“老书新读”,才能引领孩子登堂入室。教师在引读课外书之前必须重新读并读出新意,读出个人的独特体验、感受,老师只有把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物、细节、环境,用自己的方式适时展示,学生才能跟进,才能渐渐爱上阅读。其次,金老师认为教师的引读要新意迭出,孩子才能主动阅读。教师可以联系现实生活导入,联系名家的评价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利用巧妙的情节线导入,或者用引人深思的对比进入课外读物。
在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之后,教师必须引领学生细读文本,要想保持学生的阅读兴趣深入持久,教师引向细读的策略就必须要推陈出新。教师可以用一些创意活动激发学生的自主表达,可以让学生在角色演绎中揣摩人物特征,更可以让学生在质疑讨论中深度理解文本背后作者的思想、情感等。
最后,金老师提出激发起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之后,教师对于学生的阅读安排要务实适度,阅读才能循序达标,教师可以就学情自主安排学生阅读书目,对不同阅读水平的学生要分层要求和指导,在读书计划上更是要下功夫,可以有多种方式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教师更要重视学生的“现场表达”,激发学生“真知灼见”。
小学语文的课外阅读教学工作是教师进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内容。只有我们制定了积极正确的教育教学策略,才能帮助我们的学生取得良好的课外阅读效果,促进我们的学生在语文综合能力方面得到更大的提高。
图文:袁美玲
审核:尹海林
发布:刘丽娟

